紫 钗 记
|献给秋天的作品
一片相思木,声含齐鲁秋。红晕挂枝,黄叶铺地。青岛的秋宜人更醉人。举目是历历晴秋,入耳是声声动听,提笔是萦耳旋律。记录妍丽的青岛,音符的律动是灵感在碰撞。
来打卡观赏的人们络绎不绝,而我们也带着自己的乐器,来到这里,用音乐打卡青岛的秋天,用旋律记录秋日的美景。传播非同凡响的国乐,精彩的瞬间都在此刻成为永恒。
本首【紫钗记—献给秋天的作品】由青岛市古筝协会策划,携手青岛嘉禾艺术学校、青岛市古琴协会、青岛崂山太清宫共同呈现,感谢以上单位支持!
作 品 介 绍
《紫钗记》原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昆曲戏剧剧本,他根据唐人蒋防传奇小说《霍小玉传》的主要人物和故事主干创作了《李十郎紫箫记》,堪称汤显祖“临川四梦”第一梦。 本首新版《紫钗记》便是由此作品为灵感再次创作,新版融入钢琴、琵琶、弦乐、架子鼓等乐器。副歌以规整的主旋律为主体,营造出一唱一和、对话的音乐情景,烘托出柔情意浓的音乐氛围。
演 奏 者 介 绍
矫芸松 青年古筝演奏家、教育专家,青岛市古筝协会创办人及现任会长,青岛嘉禾艺术学校校长。法国阿尔卑斯音乐节特邀艺术家,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考级考官及多项全国古筝比赛评委。 李芸芸 以全国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琵琶专业,后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本科琵琶专业。四川省省台晚会及运动会开幕式独奏演员。在校期间获“”专业优秀尖子生”,并举办尖子生个人独奏音乐会。 获四川优秀艺术人才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,蒲公英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展演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。 司德潇 青年琴人、斫琴师、九嶷派古琴第五代传承人、青岛市古琴协会理事、九嶷派斫琴法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、中国海洋大学特聘古琴讲师。
拍 摄 花 絮
当日拍摄时,许多热爱音乐的人们驻足停留,自发的拿起相机记录这美好的一刻。“艺术的最终形态是升华与共鸣”,我们因音乐结缘,既是生活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,亦是音乐世界里亲密无间的伙伴。今日过后,又将纷纷投身到繁琐的工作、忙碌的生活中。而此刻,我们可以只为美妙的音乐,美好的景象停下脚步,休憩片刻。
拍 摄 空 镜
秋·日
银杏叶的脉络, 是自然谱写的乐章。 风儿敲响每一片坠落的叶子, 演奏出秋日专属音调。
灵感在指尖迸发, 艺术的天空辽阔致远!
青岛市古筝协会诚邀各位音乐行业从事者,音乐爱好者加入我们!以“弘扬国乐,普及国琴”为己任,演奏改编更多乐曲,将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人民前,真正做到“传华夏文明,扬大国气昂,传国乐经典,扬传统文化扬大国气昂。” 策划:青岛市古筝协会 鸣谢单位:青岛嘉禾艺术学校 青岛市古琴协会 青岛市崂山太清宫 改编:矫芸松 配器:矫芸松 琵琶:李芸芸 古筝:矫芸松 古琴:司德潇
感谢各位单位支持与各位老师的付出! 青岛市古筝协会成立初衷以“弘扬国乐,普及国琴”为目标,推动古筝艺术传承与发展为方针。致力于持续发展青岛市古筝艺术而做出努力。我们将以此为动力,继续为青岛市音乐事业繁荣发展而拼搏。为全青岛乃至全山东的筝童们带来更多与名师交流,向上学习的机会。未来可期!
欢迎加入青岛市古筝协会,享有更多会员权益! 欢迎更多有能力、有资源、有担当、有贡献、有作为的同仁,加入管理团队,为协会运营发展增益,为社会文化艺术进步助力!
本会住所:青岛市市北区嘉定路7-3号 工作电话:0532-85876060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青岛市古筝协会):优秀演奏视频 | 紫钗记—献给秋天的作品